104年中研院園區開放參觀-生技、生態、環境

今年有許多主題與生物有關,從中可以發現台灣目前當紅的研究趨勢、關注的議題,
雖然距離遠無法前去,也不失為給學生了解學術研究現況的一個好素材。


以生技、生態、環境為主軸 院區開放參觀活動10月31日隆重揭幕

發稿時間:中華民國104年10月16日

本院連續18年於秋季所舉辦的年度盛事「院區開放參觀活動」,今年將於10月31日(週六)上午9時至16時隆重展開。同時為配合本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即將於明年啟用,此次特別規劃以「生技、生態、環境」為活動主軸,希望能傳達兼顧生物科技發展與重視生態與環境保育之間共榮共生的均衡理念。今年本院共策劃超過240項科普演講、實驗室參觀、手作活動和影片放映等充滿趣味的學習體驗活動,歡迎媒體與各界來賓蒞臨指教,並請多利用大眾運輸系統。

主辦單位精心策劃的「永續發展 共榮共生」主題展將於當天上午9時至16時在基因體研究中心正門口左側川堂展出,翁啟惠院長並將於9時30分主持主題展揭幕儀式。國內知名科普教育專家、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暨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教授,隨後將在上午10時30分於人文館3樓國際會議廳,以「我們是地球的殺戮者,也該是守護者」為題發表主題科普演講,提醒聽眾人類對於地球生態保育有無可懈怠的天職。而預計10年內將收集20萬筆國人的生物基因數據,以解開國人長期慢性疾病之謎,與協助找出適合華人疾病治療方法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Taiwan Biobank) ,今年亦將以《邁向個人化醫學,就少一個你》為活動主題,呈現3年來的豐碩成果。

此外,曾經榮獲2013年亞太國際口琴大賽冠軍的臺灣茱蒂口琴樂團,亦將於下午2時在活動中心大禮堂,以精湛的技巧,吹奏罕見的口琴,混搭古典、民謠、爵士風格之音樂,顛覆人們對口琴的刻板印象。

今年民族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特舉辦「未褪色的金碧輝煌-緬甸古典音樂的近代發展與多元再現」展覽,非常值得參觀。而甫整修竣工的動植物標本館,亦將重新展示鳥類、昆蟲、甲殼類、頭足類、魚類、植物的標本。至於本院生態志工長期妥善維護的「生態池」與「森林生態研究園區」仍將人氣旺盛,並備有特選手工彩繪的可愛種子吊飾贈品。

適合國中高中師生團體聆聽的科普演講,今年共有40場。題目豐富且多元,講題包括: 「抗癌藥物研發的新挑戰—癌細胞與腫瘤微環境的共犯結構」、「奈米小小大世界」、「生命來自外太空嗎?」、「晴時多雲偶陣雨—氣象知多少」、「冥王星是不是行星?」、「認識災難」、「言論自由或是網路霸凌?」、「經濟預測懶人包」、「羊羹裡沒有羊?茶點的身世故事」,和「從莊子看自然、山水、藝術」等。本院最先進的實驗室設備,現場均有專人解說與示範,例如:超高速藥物篩選儀、蛋白質X光繞射儀、雷射光譜實驗室、奈米生醫實驗室、太陽能發電系統、網格計算中心,以及電話調查設施等。

適合小朋友的趣味體驗或手作活動,則包括:「為小鼠準備一個溫暖的家」、「動手玩地震」、「賭神:機率模擬戰」、「以管窺天– 太陽觀測」、「與可口可樂共舞—趣味化學小實驗」、「國家寶藏」、「祈願木簡」等等。參加「電腦學習單」填答與「紀念章戳」集章活動還可獲得限量紀念品。

活動導覽手冊請參見: http://www.sinica.edu.tw/openhouse/2015/

新聞聯繫人:
黃淑娥,中央研究院院本部秘書處aimee@gate.sinica.edu.tw 
(Tel) +886-2-2789-9413
林美惠,中央研究院院本部秘書處mhlin313@gate.sinica.edu.tw
(Tel) +886-2-2789-8821 (Fax) +886-2-2789-8826 (M) 0963-712-720
黃復君 ,中央研究院院本部秘書處pearlhuang@gate.sinica.edu.tw
(Tel) +886-2-2789-8820 (Fax) +886-2-2789-8826 (M) 0912-831-188

發稿單位 : 秘書處
最後更新:中華民國104年10月16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yaz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