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嘉言錄
http://book.bfnn.org/books3/2028.htm
王鳳儀身心治療思想研究(師大國文碩班論文摘要)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
本論文試圖以王鳳儀的「性理療病」為中心,開啟對王鳳儀身心治療思想不同面向的理解。首先,以歷史、經濟、社會、家庭四層面探討王鳳儀家世背景及其所處的時代環境。進一步探究王鳳儀生命歷程,與其罹病悟道的緣起,並簡介王鳳儀女子義學的淑世事業。並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宇宙觀,深入思考「疾病」的意義,進一步探索王鳳儀的病因觀與療病法。
王鳳儀所發明的「性理療病」,即施治者直接感知病人疾病的源頭,透過言語的運用,直指病人的心結與性格中的缺失,只要病人真心相信,願意悔過,打開心結,往往能不藥而癒。以信息醫學的角度來看,負面信息使人產生身心上的疾病。「治療」即是將疾病的信息波反轉,即王鳳儀所說「找好處,認不是」的「撥陰反陽」。。王鳳儀性理療病中那「翻良心」而讓心性撥陰反陽的過程,即是運用心智所產生正面、溫暖、光明的信息波,使得生命信息場改變,並改善身體健康。。
本文透過對王鳳儀「三界」、「五行」、「四大界」學說的深入探析與詮釋,以進一步了解王鳳儀思想所蘊含之治療意義。闡析如何透過「找好處、認不是」此生命自我療癒之鑰,「撥陰反陽」以啟健康之門。如何以「真五行、五行圓轉」此療癒之方,化性治性以療癒吾人生命的缺陷,使人生邁向圓滿之道;如何經由「四大界分清」、「四大界定位」此生命自我定位與自我主宰,以達生命自我超越之道。
筆者認為,王鳳儀經由其歸復自身的生命實踐,開顯了一條落實於生活世界的,生命自我療癒與超越之道。此「道」的實踐之路不在遠處,而在倫常日用中。其所謂三界、五行、四大界思想,實隱含著對吾人生命的終極關懷。此外,筆者透過弗蘭克「意義治療法」與「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的探討,指出「意義治療」與王鳳儀身心治療思想會通的可能。
心中常有
- Jan 17 Sun 2016 19:59
T大特訓班:王鳳儀嘉言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